1. 核心同轴度标准
- 径向偏差:电机轴与减速机输入轴的径向(垂直于轴线方向)偏移量不得超出 0.05mm,避免两轴因 “不同心” 导致径向受力不均。
- 角度偏差:两轴的轴线夹角需控制在≤0.1°/m(每米长度的角度偏差),防止因角度偏移引发轴向推力异常,加剧轴承或密封件磨损。
- 特殊场景补充:若采用联轴器(如弹性联轴器)连接,虽可通过联轴器的弹性形变补偿微小偏差,但仍需以 “≤0.05mm” 为基准 —— 弹性联轴器的补偿量通常仅为 0.1-0.2mm,过度依赖补偿会缩短联轴器寿命,且无法消除长期偏心带来的隐患。
2. 推荐测量工具
需使用高精度工具确保同轴度达标,不建议凭肉眼或简易直尺判断,常用工具包括:
- 激光对中仪:精度可达 0.001mm,能实时显示径向、角度偏差值,是工业级安装的工具,尤其适用于大功率(如 1.5kW 以上)或高转速(如 1500rpm 以上)场景。
- 百分表 + 磁力表座:通过固定表座在电机轴端,转动轴体测量径向跳动,间接计算同轴度偏差,精度可达 0.01mm,适合中小功率(如 0.75kW 以下)、对成本敏感的场景,但操作需人员把控。
3. 同轴度不达标会导致的严重影响
若同轴度误差超出 0.05mm,会直接破坏传动系统的受力平衡,具体后果包括:
- 轴承异常失效:两轴偏心会使轴承内圈受力不均,局部载荷骤增,原本设计寿命 5000 小时的轴承可能缩短至 1000 小时内,出现异响、温升过快等问题。
- 密封件渗漏:输入轴处的骨架油封会因轴的径向跳动被 “反复挤压”,密封唇过早磨损,导致润滑油渗漏,同时外界粉尘易进入箱体,污染油液。
- 传动效率下降:偏心会增加蜗杆与蜗轮的啮合阻力,原本 70% 左右的传动效率可能降低 5%-10%,同时伴随箱体振动加剧,噪音从正常的≤80dB (A) 升至 90dB (A) 以上。
- 极端情况:长期超差运行可能导致蜗杆轴弯曲、蜗轮齿面局部磨损(“点蚀” 或 “胶合”),终引发断轴或齿轮打齿,造成设备停机。